首页 > 新闻 > 行业 > > 易宪容:中国房地产如何回到实体经济怀抱?

[]易宪容:中国房地产如何回到实体经济怀抱?

查看: | 2016-12-14 09:08:47|发布者: 中房商学院

摘要:最近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
  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不会产生,产生了也会挤出。房市场如何回到实体经济怀抱?

  最近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

  可以说,建立符合中国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这样的提法已经讲了几年。但是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层面上如此强调还是第一次。这意味着,要建立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已经形成共识,也将成为2017年甚至于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政策及中国经济的基本政策所在。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是如此重要,那么就得明确为何要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长期机制,其目的又是什么?同时,这种适应中国国情及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内容又是什么?这种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又是如何才能建立?等。如果这些问题不清楚或不明确,要真正地建立起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这里不得不做点讨论。

  实际上,这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建立起具有中国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这就意味着,政府认识到尽管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很大,引发的金融风险可能很高,比如无论是今年5月份《人民日报》权威人士的讲话,还是在最近的几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都强调要抑制资产泡沫,而当前中国资产泡沫主要表现是房地产泡沫,因为当前中国一线城市包括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实在太高,已经完全与居民住房消费无关,但是即使达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仍然认为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因为,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重要性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本居住条件问题,也涉及到中国经济是否增长及城市化进程是否顺利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房地产业来说,如何能够既能保证国计民生,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又能够抑制当前房地产泡沫,防范中国金融市场风险。其实,要平衡这两者关系,最为重要或核心的问题还得从住房本身的性质入手,而不是土地供应、住房保障制度、住房市场建设等问题。

  因为住房与其他任何商品最大的不同,不在于住房商品性,不在于住房供求关系,而在于如何把住房的性质界定清楚。因为住房既可是投资品也可是消费品,而投资品与消费品两者的定价基础、价格运行方式及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不能够通过税收制度及信贷政策把两者在事前、事中及事后严格地界定清楚,而是把两者混为一谈,那么这个房地产市场最后一定会成为住房投机炒作为主导的市场。

www.zhongfang.org.cn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 中房商学院 原创,本文地址:http://www.zhongfang.org.cn/hangye/7813.html


推荐文章

更多

    名称:中房商学院



    微信号:zfxedu

    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关注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