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 博鳌论坛上秦虹:楼市限购符合逻辑

[]博鳌论坛上秦虹:楼市限购符合逻辑

查看: | 2013-04-08 18:13:03|发布者: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今天的博鳌论坛上表示,在我国,房子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家庭财富分配差距扩大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随着房价上涨,拥有多套房的家庭财富倍增,没买房的家庭,越来越买不起房子,这时候通过限购、限贷抑制多占有住房,缓解社会矛盾,本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今天的博鳌论坛上表示,在我国,房子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家庭财富分配差距扩大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随着房价上涨,拥有多套房的家庭财富倍增,没买房的家庭,越来越买不起房子,这时候通过限购、限贷抑制多占有住房,缓解社会矛盾,本身这是有逻辑的。

    以下是答记者问:

    发言前先纠正一下主持人的说法,新华社邀请我的时候说邀请你不代表政府,要是代表政府就不邀请你了,我说好地我代表学者研究人员参加会议。“国五条”怎么出来的以及它的背景,我没有参与决策,我真的不知道,因为我不是决策部门、不是行政部门,我只是一个研究者,所以我没有办法回答你想知道的事情。第二,“国五条”无论细则怎么样,先暂且不论,他的指导思想和政府出发点我认为还是坚持了2010年4月15日“国十条”以来的调控精神,这个调控精神是什么呢?从供和需两手一起市场,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调控需求。调控需求有两个具体含义: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满足合理的住房需求。“国五条”本意是贯彻一脉相承的“国十条”以来的调控思路,应该是这样。当然细则上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国五条”最大的存在的问题,包括地方政府的细则,就是细则不细,这是可能是一个问题。我们看一个细则,我们很想解读他有什么具体内容,但是现在看还是比较粗。

    大家也都在批评政府,好像细则出的不过瘾,100个字、300个字这样一说。“国五条”实际上是六条,要求地方政府一季度末公布房价控制目标,并没有说控制其他的。今年的17号文件说各个地方政府一季度末公布房价控制目标,没有说公布别的,所以你们恐怕要耐心等待一下,看看地方政府细则下一步怎么更加细一点。这是我所理解的事情。

    中国房地产调控开始于2003年,十年了。我分析研究房地产政策,我的体会,我觉得房地产很重要,涉及国计民生,也涉及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再重要也是国民经济一部分,是一个局部,不是整体,再重要也是一个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这些年来,房地产的调控,我认为他一直在服从一个大局,服从什么大局呢?如果把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调控梳理一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2003-2008年上半年,这段时间房地产调控在做什么?为什么一方面抑制供给,一方面控制房价,出这种大家难以理解的调控政策呢?就是王教授说的,我们不理解调控政策,一方面抑制供给,一方面控制房价,这是不可能的。我觉得那个时候主要是防止国民经济从偏热走向过热这样一个大局。中国经济上一轮经济增长起步于2003年,止步于2007年,这五年应该说中国经济是增长速度最快,效益最好,通胀又不是特别低的五年,经济发展最好的五年,但是这五年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用国务院文件来说,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过大,油电煤运全面紧张,20多个省拉闸限电,经济增速太快,而且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投资过热。那一轮整个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是有保有压。压的主要是四大行业,是因为它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四大行业投资明显过热。

    当时有保有压,通过紧银根、地根控制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怎么紧银根呢?2004年开始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融资控制。2004年开始把开发企业资金比例从25%调整到35%,降低杠杆率。2004年起开始提高了首付贷款个人购房比例。831大限,2004年8月31日开始全部招拍挂。2004年停止了半年建筑用地审批。就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控制房地产。90、70怎么出来的?在经济那么好情况下,需求是猛增的,这个时候房价没有办法控制。怎么不增加供给,又能够防止过快下降。当时就采取调结构。不能增加目的供给的情况下,多建设小户型,等于增加套数就多,等于增加了供给,总价低,买得起家庭就多,初衷是这样。我始终认为政府在总量调整上是有主动权,有效的,结构调整从来都是市场形成的。政府调结构是很困难的。

    到那个时候为止,当时房价就跟不能增加供给有关系,服从国民经济防止过热大局。2008到2010年这一轮服从另外一个大局,保增长,中国经济7个季度下降了7个百分点,十大保障措施,第一条就是房地产。当时谁愿意刺激房地产?当时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资本金比例从35%降到20%,当时买房子可以利率打折都是那个时候出来的。第三个大局,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的确是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我们走向一个平稳发展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房地产调控服从了另外一个大局,就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矛盾是什么?我认为还是我们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贫富差距大的问题导致不稳定的问题。贫富差距有很多原因造成,受一次收入分配不公,靠垄断资源获得收入等等,但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讲,房子成为另一个影响家庭财富分配差距扩大一个重要因素。因为随着房价上涨,拥有多套房的家庭财富倍增,没有买房子的人的家庭,越来越买不起房子,这个时候国家通过限购、限贷这种政策抑制继续多占有住房,缓解社会矛盾。本身这是有逻辑的。

    任总说的非常对,搞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是法治经济。而房地产,我们房地产市场间隔时间段,如果改革开放开始就搞市场经济,中国房地产市场经济是98年之后才有的。只不过十年时间里,我们很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没有建立,比如你说的税就很重要,对多占有房的人多征税,但是要依法征收,没有法怎么征收?我们一系列法律手段不充足的时候,这个时候政府解决眼前房价过快引发的社会矛盾,以及背后所显示的贫富差距大的问题采取一些行政手段解决眼前的问题。我是这样理解,他是肯定要这样做,不是永远坚持下去。最终当我们法律法规和尊重市场规律一些制度建设能够尽快建立起来后,确实是要更多发挥市场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当然反过来话也说,你说美国、日本、欧洲,他们是市场经济国家吧?房地产法律法规建的充分吧?但是房价该涨就涨,该落就落,也有房价起伏的时候。市场价格也会有变化,我们要承认这个基本事实。这是我对调控政策的理解。

    房地产非常复杂,影响房价上涨因素是众多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控制不住房价,就是他说的那些因素是房地产调控政策能够解决的吗?房地产调控政策根本管不了他说的投资渠道、多发货币、股市不好,房地产调控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能解决有限问题。但是房地产是表象,它背后的因素是众多的。我们说背后因素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调控政策只能有限的对市场进行管理,房地产肯定是一个表现,你后面的问题不是房地产政策能够解决的问题。
www.zhongfang.org.cn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 中房商学院 原创,本文地址:http://www.zhongfang.org.cn/hangye/2640.html


推荐文章

更多

    名称:中房商学院



    微信号:zfxedu

    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关注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