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独董华生:处理“万宝之争”最好的方法是双方各自妥协
1月15日晚间,万科发布公告,申请万科A股继续停牌,并预计在3月18日前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报告书。“万宝之争”仍将继续。 从2011年起担任万科独立董事的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近日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这也是他第一次通过媒体就“万宝之争”表态。由于万科尚未召开董事会会议,华生表示是以经济学家的身份接受采访。 华生认为,“万宝之争”的核心在于宝能是否要收购和控制万科,但宝能至今并未披露其真实意图,这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猜测。此次万科面临的危机首先来自万科管理层自身的懈怠与失误。宝能如以收购控制万科为目的,两强相争必有一伤,甚至两败俱伤或多败俱伤。最好的结果,是各方把趋势和风险看清楚,在规则的范围内做互利的妥协。 新京报:万宝之争的焦点是万科管理层与宝能的较量,他们之间的矛盾点在哪? 华生:宝能和万科一样,也是做房地产的企业,但客观说,过去听说过这个企业的人恐怕不多。并购重组是推动资本市场前进、增加市场活力的重要杠杆。但好的资本市场是优胜劣汰,强大的行业龙头兼并弱势企业。行业中的落后者收购重组龙头标杆企业,很难是资本市场良性运作的方向。 其实作为财务投资者,宝能与万科并无利害冲突,还可以交流互补。但若宝能要收购、控制万科,就会跟万科特别是现管理层的利益与诉求产生绝对的对立。因为宝能的文化确实是家族企业,老板一统天下、说一不二、亲力亲为,而万科管理层特别是王石认为,自己几十年把万科做成一流的规范企业,向来以老大自居,根本无法接受被人收购去为二三流的地产企业打工。一山肯定不容二虎。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能理解王石开始就跟宝能老板谈崩的原因。 新京报:可以理解为,您认为宝能的战略意图相当关键? 华生:宝能多次举牌,现已稳居第一大股东。我觉得这时候信息披露是非常重要的,到目前为止宝能没有披露,也没有被要求披露,这是不应该的。 如果宝能是以全面控制万科成为实际控制人为目的的,那很多投资人就可以不卖出股票,等待宝能收购、股价继续上涨。而如果宝能作为财务投资者可以与万科妥协,那投资策略又完全不同了。因此,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生命线。 新京报:在万宝之争中,宝能运用了许多资本手段举牌万科,您怎么看待宝能所面临的风险? 华生:当然也有很多风险。因为历史一再证明用高杠杆买股票风险从来就很大,更不用说还要长期持有做大股东。另外用保险资金来配合实际控制人,把保险机构作为融资平台,保监会已经提出公开批评,是否要改正,这也有政策风险。 宝能借那么多钱、花那么大代价收购控制万科,到底图什么?光靠股权分红连融资成本都不够,更不必说后来的高价抢购了。但如果是看中万科手上的几百亿现金和利用重组万科的优质房地产资源,这就有个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和上市公司利益可能受大股东侵害问题,这里面也涉及大量政策风险。 ![]()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 中房商学院 原创,本文地址:http://www.zhongfang.org.cn/fangtan/6852.html |
摘要:城里的房子不是简单的房子,而是附加了很多公共属性。多年以...
摘要:对于今年的房价总体走势,黄红云判断是总体平稳,稳中有升。
摘要:环京市场一直存在误读,特别是在频繁调控下。所谓燕郊房价下...
摘要:初步判断,下半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仍将面临继续回落的压力...
摘要:近日,《冯仑风马牛》年终脱口秀节目以主题为《正常说话》拉...
摘要:在1月9日举办2018年中国房产风云榜上,58同城、安居客、21世...
摘要“市场在改变,客户的需求也在改变。10年前,我们的客户需求都...
摘要:以资产价格快速推高来拉动GDP,不仅不可持续,还有泡沫破灭的...
摘要:新京报消息,今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贸发局主办的亚...
摘要:1月24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融侨地产全国媒体沟通会在福...
梁春晓:大数据时代的地产游戏法则 近几年双11的巨量交易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