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访谈 > > 包宗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要大于物价上涨

[]包宗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要大于物价上涨

查看: | 2013-01-20 11:47:46|发布者:

包宗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要大于物价上涨
  
       包宗华:我国著名的房地产专家。曾任: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现任: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
  一位76岁的老人,满头白发,仍然可以活跃在演讲台上“指点江山”,敏捷的思维、锐利的智慧让我们这些小辈不得不钦佩。
  记者:国家在2005年加大了房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致使去年房价基本稳步增长,但是前几天的《蓝皮书报告》指出,房价正在“报复性”攀升,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包教授:这还是政府没有调控好的原因,不抓住关键房价根本不可能由政府来调控。去年物价平均涨幅为百分之七,若是国家经济调控好的话,物价的涨幅应该在百分之三左右。超过百分之五就不正常了,因为老百姓的工资涨幅就在百分之五左右。我们必须要坚持一点就是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要大于物价上涨,如果老百姓的增长低于物价的增长,那就是负增长。所以我们政府要努力让老百姓的年收入增长高于百分之五。房价也好物价也好要低于百分之五,这样老百姓就真正富裕起来了。
  记者: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要想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关键,是如何提高老百姓的工资上涨?
  包教授:它是相对的。今年房改二十周年时,我本人对住房问题有两大遗憾。一是房改必须要和工资改革结合起来,因为我们现在是低工资制,低工资是不适合住宅商品化的。但是这一条没有很好做到。二是房价不可能完全不涨,但房价的增长必须控制在低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上,但是中低收入者的工资基数太低,所以我们鼓励居住小户型房子。
  记者:您一直都鼓励面积小功能全环境美的小户型住房发展,能具体谈谈您对小户型住房的看法吗?
  包教授:刚才说的是基本宏观的概念。我们必须统一一个观念,我们大多数中低收入者应该是适于住小户型低造价的房子的。新加坡用很常时间来建42平米-70平米的小房子,不建大的,要先保证大家都有房住,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圆后再逐步增加住房面积。现在最高收入的人差不多也是125平米,但125平米房子的价格就很高。于是大家先买60平米的,以后条件好了再买在买80平米,再买100平米的。我曾考察过英国与美国,他们平均每个人一辈子要换7次住房,我们称它为“梯度消费”,现在是一个专用名词。反正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向上走,与人的直接的工作水平与收入水平是正常化的。在美国你大学毕业了一个月就是2000美金左右,所以你想住200平米的房子是不可能,只能住小房子,随着工作水平提高了,收入高了就可以换大的。所以外国人经常换房子。而在中国往往是一套房子住一辈子。所以这种住房观念一定要更新,就是要“梯度消费”,开始工作时收入低,住小一点,以后就大一点。美国人讲40-50岁是才买大的新的,因为新房比旧房贵的多。中国目前没有把二级市场搞好,二级市场二手房的价格跟一级市场差不多。
 
www.zhongfang.org.cn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 中房商学院 原创,本文地址:http://www.zhongfang.org.cn/fangtan/1887.html


推荐文章

更多

    名称:中房商学院



    微信号:zfxedu

    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关注领奖